如果把工業相機比喻為人的眼睛,那么鏡頭就好比是眼球,它直接關系到監看物體的遠近、范圍和效果。如何選用合適的鏡頭,可以從
以下幾點考慮:
1.計算焦距
當為應用選擇正確的鏡頭時,設計人員使用3個因素計算所需的工作距離:焦距,被檢物體的長度和傳感器尺寸。所需的工作距離也可
以使用物鏡的尺寸和鏡頭的打開角度來計算。該物距是指物體與光學系統中的透鏡組的一主平面之間的距離。該距離只能通過指定兩
個主平面的位置和距離以及實際鏡片長度來計算。
2.選擇合適的機器視覺相機
機器視覺技術目前已經能夠以快速幀速率傳輸高達幾百萬像素的圖像,但綜合考量像素、讀取速率、相機成本等因素后,并非像素越高
越好,而是要根據現場應用情況選擇合適像素的機器視覺相機。
3.選擇一種傳感器類型(CMOS或CCD)
電荷耦合器件(CCD)和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傳感器之間的界限正在模糊。傳統上,CCD具有更高的圖像質量,更好的感光
度,更好的噪聲性能以及理想的全局快門。CMOS傳感器以其高速,片上系統集成和低制造成本而聞名。但是CMOS傳感器已經顯示出質
量上的顯著提高。
4.彩色相機或黑白相機
許多視覺系統都使用彩色相機,因為用戶對彩色圖像更加滿意。一些設計師認為單色相機的成本更低,但這并不總是正確的。也不一定
總是需要使用彩色相機來區分幾種顏色。處理時間,分辨率,通過/失敗精度,功耗和成本都必須考慮在內。
5.相機輸出格式
這不僅僅是選擇可用的“快”界面的問題。必須考慮與現有系統的兼容性以及與其他可用技術的集成。一些接口允許“熱交換”,而其他
接口則可能需要完全關閉系統。工程師必須考慮電纜長度和信號衰減以及功率要求。
6.幀頻
輸出格式會影響系統將要達到的幀速率。選擇任何其他攝像頭因素時,計算應用程序所需的幀速率至關重要。